保研网首页 > 考研资讯 > 考研政策 > 正文

教育部向毕业生发出提醒 求职须警惕陷阱防止踩“坑”

点击数:943 发布时间:2025-07-28 收藏本页

阅读正文

教育部向毕业生发出提醒 求职须警惕陷阱防止踩“坑”

中国教育报北京4月20日讯(记者张欣)今天,教育部向广大毕业生发出提醒,请毕业生求职时警惕陷阱,防止踩“坑”。目前,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,一些不法分子总是借此挖“坑”设陷阱,借助“高薪低门槛”“付费内推”“付费实习”等方法诈骗钱财,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,甚至误导﹑诱骗一些大学生从事传销、信息互联网犯罪等活动。要认真知道容易见到的就业陷阱,并做到“五防三要”,防止踩“坑”。

教育部提醒,求职中提升防范意识,“五防”主动避开陷阱。

一防黑中介。“黑中介”是指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,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,却找借口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。但凡在求职中遇见此类状况,应立即求助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公安机关,拒绝支付有关成本。

二防乱收费。“乱收费”是指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以用工为名收取报名费、体检费、培训费、押金、职位稳定金、资料审核费、服饰费等成本,再以各种理由拒绝毕业生入职或中途辞退。《劳动合同法》第九条规定:“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,不能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,不能需要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。”但凡在求职中遇见此类状况,要小心应付,拒绝支付入职前需要缴纳的各种非法成本。

三防培训贷。“培训贷”是指某些机构以高薪就业为鱼饵,向毕业生承诺培训后包就业,但须借贷支付培训费。个别公司职员甚至面对面教怎么用贷款软件。但凡在求职中遇见此类状况,切忌轻率借贷支付有关成本,要核实招聘企业的工商企业注册、企业信用等信息。

四防付费实习。“付费实习”是指某些机构向毕业生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实习职位,但毕业生须缴纳有关服务成本。但凡在求职中遇见此类状况,不轻信无任何需要且薪酬待遇异常高的招聘信息,拒绝支付有关成本。

五防非法传销。“非法传销”是指组织者通过进步职员,需要其以购买产品等方法,牟取非法利益。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中,存在所谓“校园创业”的视频账号,吸引大学生付费代理,实为不断进步下线,收取成本。但凡在求职中遇见组织者收取基础知识费,让参与者通过层层进步职员而获得报酬的,应立即离得远远的。一旦发现可疑状况或者让人骗,立即拨打110报警。

除此之外,教育部还提醒毕业生为确保求职安全,牢记“三要”秘笈。

一要增强求职安全意识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课程,增强辨别就业“陷阱”的意识与能力,不走所谓的“求职捷径”。

二要用合法求职途径。毕业生可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、高校就业网站、国聘平台等国家有关部门、地方和高校的校园招聘等合法渠道获得就业信息。

三要运使用方法律维护就业权益。知道学习就业有关法律常识,掌握使用方法律维护自己权益。如在求职中确有遇见侵害本人合法权益状况,要积极采集并留存有关证据,准时向学校求助或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
考研网,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,考研报名,考研培训辅导,院校专业信息,考研准考证打印,考研分数线,考研成绩查询,考研复习资料,考研复试调剂,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。

Copyright(c)2018-2025 保研网(https://www.jhdss.com/)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

保研网(https://www.jhdss.com/) 版权所有